第233章第一桌客
这时候,院子里马厩旁边正在忙活著给骆驼添水的顾宪伟抬起头来衝著孙子招呼了一声。
“来了,吃了没有?没有吃的话,让你奶奶给你下碗面!”
顾山明白,这其实不是商量,而是命令,老头老太太这馆子开的也没什么人,没什么人光顾,还要每天准备食材,他这孙子不来消耗谁来?
现在小馆子主营就是麵条,虽然每天备的份量不多,但怎么说也得有十来个人的量,第一是老两口自己吃,第二就是顾山和他的小伙伴会时不时的过来捧个场。
老人家不可能是说准备的不够,所以量是槓槓的,至於吃不了怎么办?
那就是现在这样的情况,顾山带著两个无底洞,也就是靚仔和歌神过来捧场。
有这两傢伙在,剩的那种东西那都不叫剩,顶多算是给它们溜溜缝。
“来碗老滷麵,料多多放就了”
顾山装作自己是客人,笑著大声喊了一嗓子。
屋里面的黄巧珍早就听到外面孙子的动静了,刚出来便听到孙子这话,乐呵呵的应了一声后,又转头回屋里给孙子准备麵条去了。
顾山来到爷爷的身边,想帮一下忙,不过顾宪伟拍了一下他的手:“进屋里凉快凉快去,外面的事不用你,况且你笨手笨脚的还是我自己来吧”。
顾山听后訕笑了两声,拍了拍手带著靚仔和歌神往正屋去。
挑开了正屋门口的帘子,顿时就觉得一股沁人的凉风扑面而来,整个人身心都跟著舒爽的一哆嗦。
隨意找了张桌子坐了下来,反正每一回过来,这里的六张台子都是空著的,坐哪一张都是一个样。
在里面,黄巧珍正在忙活著给做面。
面不是手擀的,而是机器压出来的,就奶奶这么大的年纪,想手擀顾山也不干啊,让他们开馆子是让他们有个乐子,打发时间。
这么年纪让他们每一碗麵都要亲手擀,那不是要了他们的命么。
所以,这是顾山同意他们开店的前提。
至於说机器和手擀差別什么的,那不好说,有人说手擀的面好吃,但顾山觉得都差不多,现在市面上哪里还有几家是真手擀的,为了挣你那十几二十来块钱,一碗麵搭上十来分钟的时间,你还真敢想!
所以,小馆子里揉面压面什么的都是机器,每次能做四五碗的样子,每一份麵条做出来是三百克,这量算是挺多的,在沿海那边通常一碗麵正常是两百克的纯麵条,增加一百克是因为路过吃饭的可能是司机大家饭量都大。
就算是这样,不够吃的话,墙上还显眼的写著面可以续。
机器嗡嗡作响,原本的醒发好的麵团经过机器约一分多钟快两分钟的揉搓,表面更加光滑油润,老太太看著差不多了,把麵条从揉面机里取出来,放到压麵条的机器斗里。
隨手就把大桶的开关给打开了,鼓风机的声音嗡嗡作响,隨著鼓风机的响声,锅里原本就是热的水也开始沸腾了起来。